西境早春,仍未褪尽寒意。狂风携黄沙卷过官道。
天边压着厚重的铅云,如同埋葬未燃烈焰的灰烬。
暮色初沉,一队简约却不失威仪的车驾。
自东而来,缓缓驶入宁昭帅府所在的西境大营重地。
未有金甲护卫排阵,未有华盖鼓号震天。
唯有一面古老而黯淡的黄底绣龙旌旗在风中猎猎,昭示着这支队伍来自皇命。
车帘掀起,钦差宁泰自车内扶杖而下。
老者须发皆白,身着一袭藏青色朝服,衣料已略显陈旧。
然一双鹰隼般的眼睛依旧冷锐如刀。
身后随行不过十数人,却皆神色冷峻、步伐矫健,显然非等闲之辈——
正是皇帝宁龙亲派的密护队。
营门处,宁昭亲自出迎,身着银灰战袍。
披风猎猎作响,眉目间残留未散的血意。
他微微一躬:“四叔远道而来,昭未曾迎于十里,失礼了。”
宁泰不卑不亢,目光从他身上掠过:
“老夫非来赴宴,亦非会亲,陛下令我查案,我便是朝廷耳目。”
“宁将军,客套之语,毋需多言。”
话音未落,已自顾迈步而入,袖袍拂动,风声猎猎。
宁昭目光微寒,目送他背影入影,拳头在袖中紧握。
?
堂上争锋
夜幕彻底压下,帅府临时辟为议事堂。堂中灯火通明。
两侧列席文武,空气沉闷压抑,仿佛连灯芯都烧得战战兢兢。
沈彦身着素袍,左臂缠着厚厚绷带,脸色苍白却神情坚定。
他由亲随搀扶上前,向宁泰一拜:
“沈彦,奉命运粮西境,途中遇袭,谨奉证据请钦差明鉴。”
他徐徐展开几张陈旧油布包裹的物什:
数枚断裂的兵刃、涂抹不清的军号、几条粗制滥造的狼牙项链。
以及几份鲜血犹存的战报、影卫名册与医官尸检简记。
宁泰眉眼微敛,逐一细看,最终抬眼:
“此等饰物,确为蛮荒风格,但刀痕之上锈蚀处混杂多层金属屑。”
“不似部族惯用粗铁,而像是京师近年所造。”
“是。”沈彦拱手,“属下请验此刀残,可见其中夹杂青铜片层,乃东厂改制旧兵所独有。
且袭击者所持弓弩,皆用玄纺弦索,实非边陲部族所能制。”
他目光平静如水,却字字沉沉如石:“此乃嫁祸之局。”
“意图令朝廷误判为蛮荒劫粮,实则掩盖内贼图谋。”
台下一片哗然。
宁昭冷笑一声,猛地拍案而起:“沈彦!”
“你运粮未果、行踪诡异,护卫皆江湖游侠,何证其忠?”
“劫粮现场你独身脱险,可曾有人证?你敢诬陷本王,究竟居心何在!”
随着一声怒喝,他身后幕僚步出一人。
掀开一口漆匣,亮出几袋发霉发酸的粮食样本,另有一枚书吏封印未拆的粮章。
“沈大人所运粮草,实有掺沙充数,水浸霉变之嫌!”
“这是西境兵卒中所收,亲笔验章,可有假?”
沈彦面不改色:“粮草调拨日久,途中遭袭,难免损耗。”
“若有腐败,可由钦差自往粮仓亲查;若有掺沙,属下愿受军法。”
“但……宁将军此时高举样本,不啻搅浑水耳。”
一时堂中唇枪舌剑,吏目咳嗽不止,诸将低声交头接耳,气氛越发剑拔弩张。
宁泰敲响惊堂木,声如霹雳:
“诸事纷争,暂封粮样、证据,明日老夫自巡营仓、查前线。”
“若有一事不实,休怪老夫不念宗亲情分。”
众人齐声应下,各自脸色复杂。
?
流言蔓延
帅府堂外,风声未歇,远处营帐间却有不安躁动悄然蔓延。
“你听说了吗?京里又不给粮,北荒屯粮千石,却见死不救!”
“沈彦那老狐狸,早和蛮子勾上了,兵哥这顿粮怕也快没了……”
“有兵说昨夜有人见蛮子面具的商队出现在三川小道口……”
酒盏低斟处,营中士卒交头接耳,怨声四起。
煽风点火者,正是自王恒府潜入军中的“曲云子”。
乃夜凛分支成员,惯以流言为兵。
他形貌普通,腰悬药囊。
行走于军中以“江湖游医”之名混迹,三言两语便能挑动士卒心弦。
营帐数处已有哗变苗头:
几名饥饿至极的士兵趁夜偷粮,被抓后生死未卜。
宁昭亲卫反应极快,未敢声张,然血气未干,怨愤仍存。
宁昭冷脸听完密报,咬牙切齿:“狗官!”
“沈彦,宁凡……你们都等着!”
他的目光落向地图上一块未被点燃的角落——北荒粮道。
?
夜凛现影
西境最北的戈壁地带,一群披着破毡的流亡军士悄然出没于荒野之中。
他们是“五角旧营”残部,昔日因贪墨军粮。
拒命退守而被军法诛连,如今苟延残喘,散如秋草。
今夜,一封密信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
一名戴着青铜鬼面具的黑衣人站在断崖边,语声如毒蛇:
“投靠夜凛,便得活路。”
“不但可免旧罪,战功之后,还可恢复编制、封地得赏。”
他扬手掷出一袋金叶:“只需做一件小事——”
“在通往天断关的要道袭击几个小商队,留下此物。”
他手中一抖,是一块染血的北荒军用布角。
刺着宁凡亲营之徽,竟是半月前从战场上搜得真品。
旧营军士彼此望了望,面上神色复杂,但终究,有人缓缓跪地,接过金叶。
鬼面人低语:“让天断关——也染一滴‘北荒血’。”
?
风声暗涌
钦差宁泰夜宿帅府,披衣独坐于烛前,翻看密封的粮仓清册。
夜已深,远处营地传来若有若无的嘶吼声,似是士卒操练,似是夜风穿帐。
他微微皱眉:“这西境,怕是比我预想的更乱。”
与此同时,北荒天断关,宁凡夜立高台,手执望镜,凝望远方山脊。
他感到一丝不对劲的寒意在风中游走。
而在大秦国都之中,秦策翻阅一封最新的密信,嘴角微微一翘:
“夜凛已动……可惜啊,那宁凡,心太软了。”
春寒尚未退尽,风雪之下,局势已起波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