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泡书吧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泡书吧 > 其他类型 > 安陵容重生后 >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凤座凝思,朱墙锁心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一百六十八章 凤座凝思,朱墙锁心

且不说甄嬛、安陵容这些新晋小主在琢磨着如何得圣宠,这后宫里的妃嫔,谁不盼着能被皇上多看几眼呢?

只是近来皇上要么忙于朝政,批阅奏折到深夜;要么便是身子偶有倦怠,已连着好几日没踏足后宫了。

雍正元年十一月初一,又到了众妃嫔向皇后请安的日子。

天刚蒙蒙亮,景仁宫外就陆续来了身影——妃位高些的娘娘乘轿,小主们则步行,都裹着厚厚的冬装,锦缎棉袍上绣着得体的纹样,领口、袖口还缀着毛茸茸的狐裘边儿,生怕晨间的寒风钻进衣缝。

“今年的冬天来得真早,”一位穿着石青色棉袍的常在搓了搓手,往景仁宫偏殿里缩了缩脖子,“我老家在江南,哪受过这等冷法,出门时哈气都能结成白霜呢。”

旁边一位戴着暖手炉的贵人笑了笑:“可不是嘛,昨儿我宫里的炭刚添了分量,不然这屋里头怕是要冻得人坐不住。”

正说着,殿内的炭炉“噼啪”响了一声,暖意漫开来,驱散了些寒气。

妃嫔们三三两两站着,低声说着话,目光却时不时往正殿方向瞟,等着皇后起身传召——这请安的规矩,寒冬腊月里也半点不能含糊。

皇后梳妆已毕,乌木簪绾着一丝不苟的发髻,正襟危坐于上首宝座。

刚敛了神,便见华妃款步而入,一身绯红宫装衬得她身姿明艳,虽依旧带着几分傲气,却比往日早到了片刻,算是没误了时辰。

“皇后娘娘万安。”众妃嫔依着位分高低,依次盈盈下拜,裙摆扫过青砖地,窸窣声里满是恭敬。

皇后抬手虚扶:“都起来吧,天冷,不必多礼。”

目光扫过众人,又温声道,“近来各宫炭份例还够用?底下人伺候得还尽心?”

站在靠前的齐妃忙回话:“劳娘娘挂心,都妥帖着呢。”其余人也跟着应和,殿内一时气氛平和。

可皇后心里头,却压着前些日子太后召见的事。

那日太后坐在暖阁里,手里捻着佛珠,语气沉沉:“宜修,新选的这些秀女入宫快三月了吧?”

“怎么一个喜信儿都没有?”她顿了顿,佛珠转得更快,“如今皇上刚登基,青海战事未平,南边又遭了旱灾,正是要些喜事冲冲晦气的时候。”

“让天下人瞧瞧,皇上是明君,我大清福泽深厚——你这六宫之主,该多上点心才是。”

当时宜修只能躬身听着,心里头满是委屈。

自太后上次敲打后,她半分手脚没动过,甚至还特意让王永禄多翻了几回新晋小主的绿头牌,可皇上要么忙于军报,要么宿在养心殿批阅奏折,入后宫的日子本就少,哪来的喜事?

难不成要她凭空变出个皇嗣来?

她望着底下垂首侍立的妃嫔,目光在几位新晋小主身上打了个转——

还有好几位,连皇上的面都没正经见过呢。这进度,确实慢了。

正思忖着,华妃忽然抬了抬眼,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:“皇后娘娘,臣妾瞧着近来天气越发冷了,各宫的炭倒还罢了,只是新来的几位妹妹怕是不适应,要不要让内务府多添些银炭?”

这话听着是体恤,眼底却藏着几分审视。

皇后淡淡颔首:“华妃说的是,回头让内务府拟个单子来。”说着,便端起茶盏,示意时辰不早了。

“行了,”她放下茶盏,声音平稳,“今日就到这儿吧,都回各宫歇着吧,仔细冻着。”

“恭送皇后娘娘。”众人再次行礼,依序退下。

宫道上寒风裹着碎叶打着旋儿,往日里鬓边簪的绒花、眼底漾的笑意,瞧着都添了几分蔫倦——许是皇上久未踏足后宫,连这满园娇色都似失了三分精神。

回到各宫,妃嫔们的心思便活泛起来。

养心殿的门槛再高,也得寻个由头让皇上瞧在眼里。

不出几日,送往养心殿的汤羹点心竟排了队:翊坤宫的冰糖燕窝、景阳宫的莲子羹,还有新晋小主们托人寻来的江南细点,装在錾金嵌宝的食盒里,由小太监弓着腰一路小跑送过去。

“小主,今儿炖的川贝雪梨膏最是润肺,奴才这就往养心殿去?”碎玉轩里,小允子捧着描金食盒,轻声请示。

甄嬛正就着窗光翻《女诫》,闻言指尖顿在书页上,淡淡摇头:“不必了。皇上近日为青海战事焦心,批阅奏折到深夜,哪有闲情喝这些。”

“送去也是让苏培盛公公赏了底下人,白费了功夫。”

养心殿外每日送来的汤羹点心络绎不绝,苏培盛却总在殿外拦下,转头便吩咐小太监:“分下去给各处在值的奴才们吧,皇上说了,心领了。”

但这般殷勤,终究还是入了皇上的眼。

先是傍晚时分,御前太监来传:“皇上摆驾翊坤宫。”

华妃接了驾,歇了一宿;隔了三日,又召了位份稍低的丽嫔。

再过几日,夏常在与沈贵人也陆续承了宠。只是都未得晋封,不过是些云锦、玉佩的赏赐,由内务府造册登记,派小太监送到各宫。

偏沈贵人得了不同的恩遇,连着三晚被召幸。

皇上瞧她回话时不卑不亢,论及宫中用度条理分明,倒有几分理事才干,一日晚膳时对苏培盛随口提了句:“沈贵人瞧着妥帖,往后六宫琐事,让她跟着皇后多学学。”

这话像阵风似的刮遍各宫,低阶妃嫔们凑在一处便忍不住议论。

“沈贵人这是要协理六宫了?”咸福宫墙角,两个穿青布宫装的答应缩着脖子低语。

“不好说呢,能让跟着皇后学,那便是皇上心里有她了。”

“昨儿还赏了对羊脂玉镯,听说还是和硕怡亲王进献的贡品,这恩宠来得也太快了……”

碎玉轩里,流朱正学给甄嬛听,见自家小主只是含笑磨墨,忍不住道:“小主,沈贵人这可真是……”

甄嬛抬手蘸了墨,在宣纸上写下一个“静”字,笔锋沉稳:“眉姐姐素来端庄,得皇上青眼也是应当的。”

崔槿汐在旁为她研墨,轻声道:“小主看得通透。只是这宫里的恩宠,向来如朝露般,今儿浓些,明儿许就淡了。”

甄嬛放下笔,望着宣纸上的字轻轻点头:“是啊,能得一时顺遂,已是难得。”

眼底的郁色散了些——至少,她在意的人,眼下是平顺的。